最近刷朋友圈配资炒股炒股
发现一个有趣的变化
从前,一遇到蓝天
大家总抢着发朋友圈
配文满是“双流蓝yyds”的赞叹
如今
晒蓝天的身影反倒少了
其实
主要是因为“蓝天”成了日常——
截至2025年9月8日,双流区大气优良天数191天,同比增加13天,PM2.5浓度均值30微克/立方米,同比改善14.3%。
全区5个水质考核断面均达Ⅱ类及以上,锦江黄龙溪断面水质连续62个月稳定达Ⅲ类及以上。
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。
这份“不晒蓝天”的默契里
藏着大家对双流生态变迁
最鲜活的体感
天蓝成底色
赖柯 摄
戴杰 摄
朱戈 摄
如今的双流,天是那种透亮的蓝。
从前,偶见蓝天,总觉得像拆开了“惊喜彩蛋”,举着手机拍个不停;
现在,清晨推开窗,运气好,便能远眺雪山的壮丽景色。傍晚接孩子放学,夕阳把云朵染成温柔的橘色,孩子会指着天空雀跃:“像棉花糖呀!”
可我们早没了当初“必须发圈”的执念——
毕竟这样的蓝天,隔三岔五就能遇见,早成了生活里习以为常的底色。
李晓惠 摄
赖柯 摄
水清见生机
戴杰 摄
梁和平 摄
刘耀飞 摄
水也愈发清澈了。
从前,路过小沟渠,偶尔会飘来一丝异味;
如今,沿着绿道漫步,能看见河中央的小动物自由嬉戏,十分惬意。
就连小区旁的小水沟,也砌了整齐的石岸、种上了绿植,再也不见往日污水横流的模样。
绿溢满眼眸
熊安龙 摄
双流的绿色更是随处溢满眼底。
从前,小区周边想找个散步的地儿都难;现在,楼下就有精致的口袋公园,桂花与紫薇开得热闹;上下班途经机场路,隔离带里的三角梅绚烂盛放;就连曾经的老旧厂房,也变身充满活力的文创园,满是生机。
周末带家人去双流的公园锻炼,骑着自行车穿梭在林间,风里裹着青草的清香,这般“推窗见绿、出门入园”的日子,从前想都不敢想。
古陶 摄
龚榜玉 摄
其实大家不晒蓝天,并非不爱了,而是这份美好已悄然融入日常。
从偶尔的“惊喜”到常态的“寻常”,这背后是双流对绿色发展的执着探索——
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、换上新能源公交、搭建生态绿道……一步步让天更蓝、水更清、城更绿。
如今的我们,不用再靠朋友圈证明蓝天的存在,因为抬头是蓝、低头是绿、身旁是清水,这样的双流,早把生态之美揉进了每个人的生活里。
审 核:琳 琳
主 编:云 涌
编 辑:阿 杰
来 源:双流发布
主办单位:中共成都市双流区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
牛金所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